在柳梧新区第三幼儿园,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,从非幼教专业的“门外汉”,到深受孩子喜爱的优秀教师,她用10年时间,以热爱为笔、以坚守为墨,在幼教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,她就是拉萨优秀教师次旦旺姆。
2014年7月,次旦旺姆从西南交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,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毅然选择转行投身幼儿教育领域。由于缺乏专业背景,她在初入职场时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
最大的困难在于自身知识储备与能力的不足。为弥补这一短板,我制定了系统化的学习计划,充分利用下班后的碎片化时间以及周末的整块时段进行针对性学习。
参加工作后,次旦旺姆自学了《学前教育学》《幼儿心理学》等多部幼教方面的专业书籍,密密麻麻的笔记记满了本子。经过两三年时间的不断学习积累,次旦旺姆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,无论是班级管理、与孩子家长的沟通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。
首先是一定要走进一线,一定要从我们的配班开始做起来,只要你走进班级,你就能了解到孩子的需求,了解到家长的需求以及老师之间的一些想法。
为了更懂孩子,她还养成了“记日记”的习惯。哪个孩子不爱吃青菜,哪个孩子喜欢用积木搭城堡……她都详细记录,再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孩子的需求。课堂上她更是用心陪伴,温柔地叮嘱小朋友每一个步骤,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。在她的身边,孩子们总是非常开心。
老师人长得很漂亮,说话也很温柔。她会带我们做蛋挞,很有耐心。
我非常喜欢旺姆老师,上她的课我很开心,她平时会带我们做游戏、种菜,需要帮助我会第一时间找她。
因工作出色,2020年次旦旺姆升任了学校的教务主任。身份变了,但她的“亲和力”没变。她知道,老师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难题,便建立了“每周沟通会”制度,一起想办法解决。有年轻老师反映“设计教案没思路”,她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案、活动方案整理成“资源包”,分享给大家;有老师在处理家长沟通问题时犯难,她就结合自己的经验,教老师如何“换位思考”,用家长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教学理念。
旺姆老师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准则,她以端正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纪律要求为表率,在日常工作中用点滴行动温暖着师生的心灵。我们也希望她用这种方式去影响身边的其他老师,能够让大家用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工作,反馈给孩子和老师们更多的爱。
因为优异的表现,次旦旺姆先后获得园级、县级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。从“门外汉”到“引路人”,次旦旺姆用10年证明:只要心怀热爱、脚踏实地,就能在幼教岗位上发光发热。
我会永葆对幼教事业的初心和热爱,用我的爱心、耐心和智慧去呵护每一个幼儿,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做到极致。